返回  

甩给PM一个专业的交互设计流程

2017/2/7 10:46:52 来源:

很多新人交互设计师做出方案后一直无法和产品经理达成共识,而他们可能都没意识到,一个专业的交互设计流程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。

虽不敢说这套方法一定是最优的,但至少是我工作以来一个专业上的里程碑。


话不多说,直接开讲。


日常工作中,常见但错误的交互设计方法有:

· 产品经理提了需求,立马动手画图;

· 设计中才查看竞品,并且没有特定分类,想到哪个看哪个;

· 执着于具体的设计细节;

· 提交/评审方案时,没有设计过程,直接提供稿子讲解结果。


如果你经常使用以上设计方法,将会遇到以下后果:

· 不清楚在解决什么问题,或只停留在表面;

· 没有理论指导,设计过程盲目,全靠头脑发散;

· 产出方案后,经常被挑战,却找不到客观理由说服别人;

· 无法衡量所作设计的价值和效果。


通过以下五步方法/流程,有助于设计师对需求进行拆解、梳理,并提出有依据的、科学的设计方案:

uisdc-ue-20170206-1

我们一个一个来。

uisdc-ue-20170206-2


在业务方向中,最重要的是理解需求本身,并且明确设计衡量指标。

只有搞清楚了产品、体验和数据指标,才能在做设计之前就确定一条准绳。

未来设计中、沟通中所有的纠结和分歧点,都记得回来看一下我们的目标,对目标有利的就是值得坚持和肯定的,不利的就不在此次讨论和研究范围内。

尤其在数据指标这一项,一定要求产品经理给出确定的指标。

数据可以是商业指标如成交额、用户量等,也可以是用户行为指标如点击率、留存率等,还可以是用户反馈指标如好评率、净推荐值等。

但无论如何,都必须要有数据指标。否则,之后做的所有设计都将无从论证,所有的撕逼都将没有规则去限制。

谁都不想去做一件无法判断价值的事。


第二步,拉取产品当前的相关数据,包括第一步里提到的核心指标。如果条件允许,可以和其他相同、相似的产品数据进行对比。

举例来说,如果你能得到竞品数据,那可以直接做比对,看核心数据上的差异;如果没有竞品,可以拿自己产品中相似的场景数据做对比;如果什么都没有,就拿往期数据变化做对比。

用户画像部分,要拿“目标用户”画像和“实际用户”画像做对比,明确数据差异的来源是产品设计,还是用户特征?

结合这些数据和分析,找到当前产品的现有问题:哪个指标明显低于预期,哪个指标有较大提升空间,这将成为后续的优化重点。

uisdc-ue-20170206-4


第三步,竞品分析。

为了避免在设计中临时抱佛脚,我们需要提前对竞品进行梳理和分析。

先提一个绝大多数人做竞品分析的错误做法:把竞品分析做成大家来找茬。

简单来说,就是把竞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截图下来,放在一起,然后看有什么不一样,然后写分析。都是在描述现状,却没有做到“分析”。

即便是同类产品,它们的业务背景和策略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(如天猫京东淘宝),所以不能单纯地从界面上找不同点。在这里,强烈建议大家脱离业务背景去看竞品中纯设计相关的差异,会更加专业和客观。

举个例子,电商产品也会有资讯页面,可能是新品介绍或者是爆款推广,也可以是用户试用心得。这个页面的设计原理和新闻类、阅读类、社交类产品有很多相似之处,因此可以类比去看。

因此,最终得到的分析结果应该是主题+图标分析的方式,如:

· 入口坑位设计中,图片、标题和摘要的排布关系,多少App采用了左图右文?多少App采用了上下结构?多少App试用了嵌套模式?

· 评价系统中,多少App采用了3种评价方式(打星、文字、图片、语音等)、多少采用了4种、多少采用了5种及以上?

理论上,这些交互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可以穷举的,因此也可以分析出当前大环境的趋势。(除非你要做一个完全特立独行或非常交互创新的产品)


再多提一句,请多看国外的、非业务相关的竞品设计,避免在一个互相抄的小圈子里恶性循环。

uisdc-ue-20170206-5

将目标具体描述出来,是一个非常有效缺常常被忽视的设计要点——我们必须反复提醒自己正在做什么,而不要无休止地陷入细节当中。


· 体验关键点可以是这样的形式:让用户更容易学习使用产品、让用户感到产品更佳个性化、更有效率地使用产品……

· 设计策略可以是这样的形式:降低产品门槛、加深信息层级、使用新的设计语言……

· 设计手段可以是这样的形式:提供新人引导、对信息进行分类分级并在何时的时机展示合适的内容、使用符合整个 App 风格和规范的交互视觉设计……

也许有的设计师觉得这些文字性的叙述很多余、很繁琐,但实际上明确思路是非常重要且不应该省略的一个环节。


尽可能把脑力工作做完,后续就按照策略手段去进行体力活,效率会高很多。

况且,很多设计师事后为了汇报或述职,还要再去凹一套分析过程……为何不在做的时候就按部就班地操作呢?

最后,根据上述分析,按照思路和策略进行设计,并将设计方案呈现出来。

uisdc-ue-20170206-6


以上设计方法的好处在于:

1、强迫团队明确目标,在任何分歧点上只要围绕目标去走,就能得到一致的结论。有统一的目标将有效提高会议、评审和撕逼的效率,避免无用功,避免猪队友浪费时间;

2、有理有据地分析当前产品问题,从而有理有据地提出优化方向,最后有理有据地给出设计方案,让人信服,大大提升说服力,降低被挑战的概率;

3、通过竞品分析得到类似问题的行业解决方案和设计趋势,这些结果是非业务强相关的,可以被沉淀和扩展。同时,竞品趋势也将成为你以后设计强有力的支撑;

4、脑力工作和体力工作分开,避免一边画图一边纠结策略,导致脑子一团浆糊,效率低下;

5、整个过程科学、有依据,事后总结或反思的时候直接拿出来就好,不需要反过来包装设计。